当前位置: 首页> 财税新闻> 正文
财税新闻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新的“聚金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07-19     浏览次数:

  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我国又一项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即将浮出水面。日前,有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相关扶持政策可能在8月底出台。该规划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手,将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经济发展抢占制高点

  据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诸如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等高技术制造业,以电信业、网络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专家普遍认为,新兴产业无疑是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作为立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抢占制高点。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之前的4万亿元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在扩内需的角度加强基础建设,那么现在的新兴产业项目,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相关各领域具体发展规划的出台,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也将相继出台。国家发改委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已经初步构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体系,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未来将对此进一步完善。他透露,将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提高资源、能源消费品的使用代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环境,构建“多节能、多减排、多奖励”的支持机制,并积极安排相关专项资金。

  尽管拟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尚未正式出台,但不少地方已经相继推出了发展新兴产业的地方规划。据悉,北京表示要融资300亿元来发展自己区域内的新兴产业,湖南、广东等地也均表现出强烈的融资热情。

  创建多元化财政支持体系

  张斌表示,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翼。中国目前正在制定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相关企业在包括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方面有望享受更多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将着力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他告诉记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对科技和新兴产业都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有研究统计显示,美国国会批准的奥巴马政府2010年财政预算,使2009年和2010年联邦科技投入比2008年实际增长了8.91%,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投入。在韩国,政府在2010年中期以前通过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向26个商业项目共投资1550亿韩元,以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国家已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相关部委将在此协调下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政策进行研究和制订。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政策的指导原则,有关研究人士认为,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完善机制。以企业为核心,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过去以区域鼓励为主,下一步要以产业鼓励为主。

  同时,张斌还建议,各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还要选择重要行业及优先发展领域,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市场潜力巨大

  有专家分析说,《新兴产业规划》的出台或将成为继房地产后又一个吸引资本大量流入的“聚金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很大,势必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而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成为各大企业和各路资本角逐的焦点。有投资人士分析,2010年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金额将高达50亿美元左右,涉及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保健品、生物工程等。

上一篇:外贸前景 谨慎乐观(经济聚焦)
下一篇:温家宝在西安调研 称扩内需与稳外需不可偏废